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温岭农户金点子致富 种植地衣年销万斤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7-10-30浏览:747
生活中,处处都是黄金,只要有个金点子就能挖掘。温岭坞根镇有位农户孙善法,他通过自己的不懈摸索,将当地一种野外采摘的植物地衣,开发出了人工种植方法,通过精心栽培,每年能销售上万斤,成了当地农户致富的典范。
地衣又叫地耳、地见皮、地踏菜、地软、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在岩石、砂石、砂土、草地、田埂等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外表呈暗黑色,咋一看,像是泡软的黑木耳。
在口感上,它兼具木耳的脆和粉皮的软,可通过炒食、凉拌、馏、烩、做羹等多种方法烹饪,食用吃起来有种舒爽感。此外,它含钙多,蛋白质也高于鸡蛋、木耳、银耳等,可以降脂明目、清热降火、补充营养。这些都让地衣广受人们的欢迎。
在农村,人们经常去野外采摘地衣,用作自己食用或者去市场销售。早年,孙善法也是如此。直到有一次,在市场上售卖地衣时,他萌生了一个想法,野生地衣量少,而且有季节性,自己若是将它进行人工养殖,扩大产量,而且长期供应,肯定是一条致富的好点子。
在温岭坞根镇白璧村的一片田野里,记者见到了孙善法种植的地衣。从2010年至今,他凭借着自身不屈不挠的意志,不断摸索着人工种植地衣的方法,将地衣的种植规模从最初的零星栽种扩大到了现在十多亩的规模。
“种植过程中,我发现,地衣对水的要求很严苛,为此,我四处打听,从别人那里学会了滴灌、喷雾等方法,保证了它对水的需求。此外,我还专门在租种的田块上铺设网布等,保证了采摘和清洗的方便,将整个产业进一步优化。”采访中,孙善法告诉记者,新鲜的地衣保质期短,只有两三天,为此,他对部分地衣进行了晒干处理,可将保质期延长到个把月,甚至更长,这就提高了它的销售寿命。
现在,孙善法的地衣种植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以前,在野外采摘鲜地衣,他一年最多能收获几百斤,通过自己种植后,每年的鲜地衣产量可达到上万斤,每斤价格都在10元以上。除了在台州内销售外,杭州、武汉等地也都建立了客户渠道。不过,孙善法并不满足于此,他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还会将种植的面积再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