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门源:统筹引领脱贫攻坚加快农业快速发展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7-09-25浏览:660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农牧业大县,尤其是这里的万亩油菜花海和青稞的种植最为出名。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农业实用技术与产业扶贫的有机结合,切实做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成为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保证。
柳芝福是门源县泉口镇后沟村的农民,也是一位种粮大户。自2009年他成立门源县盛农土地联营专业合作社以来,在当地农牧和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种植的农作物不仅年年丰收,而且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成立合作社后,当时种植的土地是五百多亩。这几年通过门源县农牧和科技局的大力支持,在科技人员精心的培育下,对青稞和油菜种子的选育,从种植的各个环节——一直在手把手地教。我们种500亩的时候,一亩油菜产量100多斤,青稞是300多斤。从前年开始,油菜的产量能达到300多斤,青稞能达到600多斤。产量的提高,离不开科技人员的辛勤付出。现在,我们从原先500亩的种植面积扩展到了现在的6000多亩。”柳芝福说。
这个农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柳芝福说完全得益于当地政府在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作物培育工作方面的大力支持。
这些年,门源县涉农部门以“稳粮油、抓草业、扩蔬菜”的总体思路,依托州县支农资金扶持,合理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突出良种繁育和高效现代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示范,通过开展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聘请农广校教师及农业专家面对面授课,为群众讲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
李兴林是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他说:“今年,门源县的油菜种植面积约为31万亩。为了打造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农业工作者经过辛勤的努力,经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打造出了以浩油11号为主的农作物,使油料农产品得到品质化的发展。同时,引进种植了青杂4号、清油21号等系列的油菜品种,产量大大得到提高。”
在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门源县相关部门花大力气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增加农作物的附加值,形成了产业链,使农牧民增产增收。
门源县种子经营管理站站长宋生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打造当地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工作人员致力于品种的更新换代,打造绿色品牌。目前,门源县种植青稞品种有北青系列、昆仑系列、当家品种肚里黄等。用这些优质的青稞制造出了一系列的优质农产品,如青稞面、青稞炒面、青稞酒、青稞方便面、青稞挂面等一系列产品。
在门源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贾文加看来,科学规划,打造农牧产业新业态是一大工作亮点。当地借助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步伐,以旅游局牵头,多部门齐头并进的工作合力,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今年,门源将苏吉滩乡苏吉湾村祁连山生态养殖旅居牧场、泉口镇红山根高山回族民族体验村、西滩乡老龙湾村七星海申报青海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农牧和旅游工作的融合,大大拓展了农民收入的渠道。
门源县副县长华卡才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门源县按照“稳粮油、抓特色、促加工、树品牌”的发展思路,加大新型农作物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将农业发展,逐步推向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最终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后期,当地党委政府还将继续花大力气在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增加附加值、形成特色品牌等方面下功夫,依托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责任发布:谭晓艳(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