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产品中心 供求信息 农业论坛 展会信息 会员风采 联系协会
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温岭:肖健康和他的“多彩”番茄 红色、黄色、紫色……他的番茄园里“五彩缤纷”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7-05-02浏览:952







  “我要一箱樱桃番茄,送到商城大道。”“来箱小番茄,送到水澄村。”……4月13日,当记者来到位于泽国镇夹屿村的肖氏健康果蔬园时,肖文铎的手机正响个不停。自从在微信上开售自家种的小番茄以来,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肖文铎的父亲肖健康便是这个果蔬园的创始人。自2001年开始种植圣女果以来,肖健康的果园越变越大,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常见的红色小番茄和黄色小番茄,今年,肖健康还种植了紫色的小番茄。

  如今,肖健康的果园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肖氏果蔬”,并被评为温岭市龙头企业,他的产品在台州、温州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也成为两地知名度较高的水果。不仅如此,肖健康还在果园里实行果蔬套种,以提高经济效益。

  小小果实中发现商机

  上世纪90年代末,肖健康在泽国镇筻头村高新示范基地种植了几亩蔬菜。那时,肖健康还没有积累种植经验,去这个基地,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学习技术。

  高新示范基地是由政府投资的,这里也成了政府推广新技术的“根据地”。“我看中的正是这一点。”肖健康的文化程度不高,眼光却放得很远。“学习技术,少用药,种出来的东西肯定更有竞争力。”在高新示范基地种植了两年后,肖健康的种植经验渐渐丰富起来。

  2001年,市场上开始出现圣女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番茄”。肖健康发现,这种小小的果实酸酸甜甜,身边不少人都爱吃。“如果我种这种小番茄,销路应该还不错吧!”肖健康心里想。

  那时,在温岭范围内,种这种小番茄的农户还寥寥无几。虽然心里有了主意,不过,肖健康还是采取了“稳中求进”的路线,在自己的蔬菜园里开辟出两亩地,试着种植小番茄。当时,身边还没有人种植小番茄,肖健康只能靠着过去种植蔬菜的经验,一路摸索。

  半年过去了,肖健康的圣女果园迎来了丰收。肖健康试着把自己种植的圣女果推销给各个水果商,没想到,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这些圣女果供不应求。“这条路走对了!”肖健康心里十分高兴。

  两亩地的圣女果显然规模不够大,肖健康和家人开始物色起新的种植地来。牧屿、夹屿、埭头蔡……20多亩,30亩,50亩,60亩,肖健康的种植园渐渐扩大了。

  不断摸索优化产品

  一亩圣女果的产量有3000多斤,如何打开市场,成了肖健康和家人共同思考的问题。于是,肖健康开始奔走于各个批发市场,为圣女果打开销路。

  这次“投石问路”,市场的反应相当不错。不久后,在泽国镇农办的牵头下,肖健康种的果子不仅在超市上有了专柜,还在温岭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有了专柜。

  干一行,精一行。肖健康明白,虽然农产品不像电子产品那样更新换代很快,但是,农产品的品种在不断地优良化,产品的口感也随着市场的潮流而改变。“圣女果其实有很多品种,选好品种十分重要。”

  2012年左右,樱桃番茄的品种开始流行起来。相较于普通的圣女果,樱桃番茄外观更圆润,吃起来更有番茄味,也更甜。有着丰富经验的肖健康很快意识到,樱桃番茄的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樱桃番茄原产于海南,由于气候的原因,当时,亚热带的果园很少能种植成功。为了成功引进樱桃番茄,肖健康带着儿子,一试就是5年。“这期间,我们到过杭州、福建、山东等地,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种子,学习种植的经验。”经过不断试验,肖健康终于成功了,当他尝到和海南当地生产的口味一模一样的樱桃番茄时,激动得不能自已。“虽然试验的时间很长,但是,这个过程是值得的,因为在不断试验的过程中,我们的经验越来越足。”

  走出先进的“安全”之路

  改种樱桃番茄后,一亩地的产量从原先的3000斤下滑到1000斤,这不仅是因为品种的原因所导致,也有肖健康坚持不施肥、不用药的原因。

  在肖健康的果园中,工作室内的墙上挂着不少工作制度,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农药使用管理制度》。“不使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农药;不添加未经农业部门批准的添加保鲜剂;严禁使用禁限用的农药……”每一条规章制度,都是肖健康结合实际情况所制定的。

  夏季是虫害最严重的时节,种植的小青菜经过蚜虫、小菜蛾、菜青虫、黄条跳甲的“洗礼”,剩下还能吃的也就是些菜梗了。为此,肖健康将防虫网覆盖到棚架上,直接就能杜绝大部分昆虫进入大棚内部。然而,一亩大棚的建设成本在1万元~2万元之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过,肖健康却觉得这钱花得值,“无公害蔬菜更受消费者欢迎,虽然每亩田的成本增加了2000多元,产量也有所减少,但是,它的销售价格更高,因此经济效益还不错。而且,这样的菜,自己吃了也放心。”为了让杀虫效果更好,大棚外面,四处挂着杀虫灯;大棚内部,则竖立着粘虫板。

  不过,即便这样,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大棚里长成的小青菜菜叶经常有被虫咬的痕迹,但这几道防护措施已能减少十之八九的虫害。对于老肖来说,这一片绿油油的小青菜长势不错,心头也就舒坦了。

  除了防虫措施做得好,肖健康在其他硬件上,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两米多高的番茄树旁,有一个黑色的喷灌头。这个喷头,正是肖健康用于夏季蔬菜种植使用的滴灌喷头。

  “以前,这里的大棚全是竹制的,而且已经使用了6年。”肖健康说,由于大棚再也经受不起台风的“蹂躏”,2014年,他趁着闲暇,把大棚全部换成了钢制棚架,并安装上了喷灌设施。当时正值8月的“夏歇期”,大棚换好后,小番茄便“入住”了。

  从“线下”拓展到“线上”

  2017年,肖文铎的目光聚集到了电商这行。和传统的实体店销售相比,电商有着更广阔的前景。

  经过不断地联系和筛选,肖文铎辗转联系上了一个电商卖家,这名卖家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拥有店铺,且信誉度较高,肖文铎便选择为他提供货源。“如果自己去开网店,一来新开店的信誉度不高,二来还要雇专人打理账号,所以,我就决定直接找大卖家,自己则作为批发商。”

  和这名卖家合作后,肖文铎的订单覆盖面越来越广。不过,由于小番茄不易储存,邮寄到一些偏远地区时,不仅影响口感,有时甚至会出现腐烂的情况。

  “不如自己卖,就卖附近地区的,而且送货上门!”肖文铎心想。于是,3月底的一天,肖文铎便在朋友圈吆喝起来。一开始,只有几个熟悉的人下单,然而,一个星期过后,肖文铎的订单猛增到了一天200多单!“朋友圈的传播速度太快了。”说起自己的“微商”之路,肖文铎依然有些难以置信。

  肖文铎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樱桃番茄每天的销售量平均下来有1000公斤左右,单是微信上销售的,就达到300公斤左右,“可以说,所有销售渠道中,微信上的销量是最多的。”

  今年,肖健康一家还尝试着种了紫色小番茄——黑珍珠,到这个月底,这批紫色小番茄便可以成熟了。虽然口感不及红色和黄色小番茄,但紫色的小番茄营养价值却是“杠杠的”。“预计这批‘黑珍珠’的价格能卖到十多元一斤,而且有一定的市场。”肖健康说,“今年,我们还要尝试着做高端市场。” 陈舒丹 文/图
版权所有 ©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