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农旅”融合“1+1>2” 生态旅游功能区域持续发展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7-04-26浏览:756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举办以猫山富硒茶、生态猪、猕猴桃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系列节庆活动,强化特色农业与旅游资源的互动,做大做强我区生态旅游产业。
特别是位于我区生态旅游功能区域的四面山、四屏、蔡家、柏林、中山、嘉平、塘河等7个镇,“农旅”融合之路正产生着“1+1>2”的效果,不但让我区旅游迸发出新的活力,还让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找到了新途径。
4月10日,第三届猫山采茶节在蔡家、李市、嘉平等三镇交界的猫山山顶启动。当天,平均海拔600米左右的猫山上茶香四溢、游人如织。四海宾朋和当地茶农一起在万亩茶园中,倾听茶山情歌、品味富硒茶文化、体验采茶制茶乐趣。
“采茶节一年比一年热闹,茶叶身价也逐年上涨。”畅途茶厂老板张茂林告诉记者。去年,他又扩大茶厂规模,目前已基本形成茶叶采摘、加工、体验观光综合体系。今年,他的2500亩茶园年产值预计可达3600万元。
一个猫山采茶节不但让茶叶开发公司受益,更让蔡家、李市、嘉平三镇的富硒农产品赚足了眼球,仅采茶节开幕第一天,农产品现场销售额便近10万元。“猫山在‘生态旅游’功能区域的精准定位下,‘茶旅’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茶旅”融合,不仅带动了猫山近1000名茶农实现了靠茶致富,还让曾经沉睡的老茶山焕发出新活力。
“随着生态旅游功能区域内优质粮油、茶叶、金银花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加快建设,我区生态旅游产业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来,我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促进农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生态建设、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
“农旅”的深度融合将是我区今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我区生态旅游功能区域内的7个镇,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优质粮油、生态猪、茶叶、水产、金银花、富硒大米、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我区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金银花种植面积8500亩,猕猴桃种植面积3350亩,李子种植面积2.44万亩。优质农产品是农旅融合的基础,借此优势,我区不断做大“农旅”融合发展文章,深入挖掘地脉、文脉,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老疗养等生态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