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百龙农业实施智能化集约化蔬菜育苗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6-09-13浏览:893
一、基本情况
浙江百龙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初,位于路桥区金清镇台州市农垦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是台州市瓜果蔬菜的重要产地,也是浙江省瓜菜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公司注册资金500万,投入50多万,从台湾引进一台先进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机,可育西瓜、丝瓜、茄子、西兰花等农作物,拥有直属瓜果蔬菜种苗繁育基地210亩,连栋繁育大棚118亩,管理房1260平方米,成为全省首家机械式运行的蔬菜育苗基地。
二、模式应用情况
(一)基本建设情况
路桥区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壤肥沃、热量丰富,是台州市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按照“设施现代化、设备智能化、技术标准化、工艺流程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设计建设,公司于2009年投入300万元资金实施建设智能化农业技术建设项目。现有台湾科洋全自动播种育苗流水线,赛得林滚动播种流水线建有智能温室3328㎡、恒温发芽室等现代育苗设施。其远程智能控制系统,能自动调节育苗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喷滴灌,并可通过计算机远程监控温室内秧苗生长等情况。
(二)智能化集约化基础设施及功能介绍
1、控制层,主要建有分布于各温室中的“智能温室控制器”、“室外气象站”、温湿度、光照、CO2传感器以及各种空调、风机、补光、加热、拉幕等设备的控制输出组成,可以独立地完成各个温室的数据采集记录及环境自动控制功能。
2、操作层,建有各温室群的主控PC机组成,通过RS485通讯网络与本温室群内所有的“智能温室控制器”相连,主要负责本温室群内所有温室的参数设置、数据记录和存储、各种曲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等。
3、管理层,将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与企业内部局域网联为一个整体,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维护、自动报警、查询和报表汇总等功能。
4、采用多区化调控管理、各区独立智能化总线寻址控制技术,开发集通风系统、喷灌(滴灌、施肥)系统、计算机控制于一体的设施农业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智能化人机界面,实现远程控制、参数实时在线显示。力求系统简单、精确度高、成本低,符合我市设施农业实际需要。
(三)温室计算机控制和管理系统应用状况
2009年公司应用一种新型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对11个温室群进行管理,实现最佳控制。近年来公司还研制了一种遥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实行手机控制信息,将分散的温度群与计算机控制中心联结,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温室自动化管理。对农作物的灌溉采用了现代化的滴灌和微喷灌系统,在作物附近都安装了传感器以测定水、肥状况,办公室里的中心计算机对田间的控制器进行通讯,即可方便地遥控灌溉和施肥,使水肥的利用率达到80%—90%,使得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人为控制,使农作物的产出和收获随时面市,达到了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设施栽培模式,建立了以金清、蓬街为主的西兰花、红茄、黄瓜、瓠瓜、辣椒、莴笋等采稻轮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了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水平。
(四)成效分析
1、经济效益
通过智能化集约化的专业化生产、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对提高育苗质量和生产产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年新增工厂化育苗8400万苗,其中西兰花700万苗,番茄300万苗,辣椒100万苗,其他蔬菜600万苗,可推广种植1.8~2.2万亩。估计销售总收入350万元,生产成本260万元,管理、流通、财务、折旧等费用20万元,年利润总额为70万元,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智能化的实施应用,可向广大农户提供高产、优质种苗,对提高穴盘育苗覆盖率,提高各类蔬菜生产产量,改善蔬菜品质,实现蔬菜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都将产生很大作用。
3、生态效益
集约化育苗基地建成后,通过基地的专业化生产、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实施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施用量,降低农田污染,极大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并使无公害生产技术辐射、覆盖到周边地区,以产生显著的展示、带动作用。
(四)亮点描述
大棚温室自动控制系统克服了传统大棚人工控制繁琐、低效的缺点,可以对棚内植物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进行人为的远程控制,实现了远程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目的。大棚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能使各种植物在各地反季节正常快速生长,打破了植物原本四季有序和地域性限制的生长规律,实现了各种农作物随时随处可种,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各种作物的产出效益。
由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程度高,减轻了作业强度,减少了工作量,便于规范化管理。蔬菜种植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育苗技术就是智能化技术的创新。解决了农民自育种苗成苗率低和育苗受气候制约(如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冬季西兰花无法育苗等)三大难题,可节约种子30%、提高秧苗移栽成活率10%,同时,也为农民减少育苗成本支出400多万元,新增的8400万苗可种植50000多亩,每亩可增收400元计算,预计年可为农民增收2400多万元。优质新品种将进一步推广应用,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周边范围将有10000余户菜农受益,对全市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省起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