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揭秘台州瓜农成功之道:“小兵团”各地种瓜 “大本营”全套协作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6-04-26浏览:942
目前,在西昌种西瓜的台州瓜农超过300户,人数已达上千人,他们像候鸟一样,追着太阳种反季节西瓜,每年获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利润(成都商报昨日曾报道)。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敢做风险投资的胆量,农户们背后的西瓜协会或合作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慧敏是浙江台州市黄岩区瓜农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在四川种瓜10余年。“有协会作后盾,发展更有底气。”杨慧敏说,协会除了给瓜农们提供技术支持外,在销售、资金问题上都可以提供帮助,“如果资金不够,协会可以出面协调贷款”,“如果买到假种子,或者在外种瓜遇到什么事情,协会都可以帮忙解决。”
台州市黄岩区瓜农协会成立于2007年,在四川、上海等地成立了10余个分会。“我们主要给瓜农提供技术培训、协调贷款、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遇到困难还可以帮他们维权。”2008年,该协会还与当地银行达成协议,银行可为协会会员提供外出务农创业贷款。该协会有关人员介绍,每年协会都会邀请农业专家或者技术能手给瓜农开展培训,“每年可以培训10多期,大约可以培训8000余名瓜农。”
台州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是台州最大的西瓜合作社,连结着各地上万名台州瓜农,每年定期组织社员开展生产技术业务培训,交流西瓜种植经验,统一订购或培育西瓜优质种苗,统一按照生产技术质量操作规程开展西瓜标准化生产,确保西瓜质量。
目前,有6万多名台州瓜农常年迁徙于各地种西瓜,但他们并不是“单打独斗”,当地的合作社或协会统领了绝大多数的瓜农。这些组织除了为瓜农提供技术指导外,还在西瓜品牌打造以及销售上大力协作。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合作社,还是瓜农都有很高的品牌意识。比如,在西昌的台州瓜农在销售时,都会统一用符合地域特色的品牌包装。同时,他们信息互通,形成统一价格,“抱团取暖”。
瓜农彭友达介绍,西瓜经过合作社验收,合格后由合作社进行分级、整理、包装,统一使用商标,统一投放市场销售,将原来由中间商赚取的利润留给了瓜农。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销售网络,遍布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
瓜农在各地“追太阳”种西瓜。为解决销售问题,温岭市还成立了一支西瓜贩销队伍,如今有2000多位营销人员走南闯北,相继开辟了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的西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