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产品中心 供求信息 农业论坛 展会信息 会员风采 联系协会
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种出农业好风景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2016-03-22浏览:803
  依托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着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本报记者 史力 本报通讯员 孔宪昌
  “在一产基础上发展三产,把农业做成风景卖”
  “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挖掘农耕文化内涵,让农业价值最大化
  时近春分,乍暖还寒。 3月11日,记者驱车行驶在长丰县陶楼乡,道路两侧望不到边的桃园里,粉红的花朵已悄悄在枝头绽放,又到了赏春踏青的时候。
  “再过一个多星期,第十届陶楼桃花节开幕,到时候漫野的桃花红灿灿,漂亮!”同行的陶楼乡党委委员沈培芳告诉记者,每年桃花节都会吸引数十万人次游客前来看桃花,吃农家菜,乡亲们赚得盆满钵满。
  从粮食种植为主到转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陶楼用了近十年时间。“在一产基础上发展三产,把农业‘当风景卖’。 ”沈培芳介绍。如今这个位于江淮分水岭上的乡镇拥有万亩桃园,是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去年光是赏桃花,就直接拉动餐饮消费及果品销售3800万元。 ”
  200多公里以外的望江县,首届油菜花系列赏游活动已拉开帷幕。作为我省最重要的油菜产地,绽放的油菜花把乡间装扮得如梦如幻,每日吸引大批游客。“过去一说油菜,大家想的是榨油,现在脑子里闪过的是黄灿灿的花海。”在绩溪县,一位农家乐老板告诉记者,整个油菜花季,他的客房都已经被订满了。
  专家指出,城市居民旺盛的休闲需求,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最好的机遇。用“三产”融合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挖掘乡村风光和农耕文化,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农业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省农委特产处负责人介绍,全省各地结合当地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休闲农业模式和类型。到去年底全省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示范点20个;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6个、四星级23个、三星级6个;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4个、示范点100个。
  产业功能明显提升,休闲农业不断提档升级,实现了由农家乐餐饮、露天采摘等初级阶段向现代农业园区、观光度假、科普示范、休闲养生、民俗文化村、避暑山庄等领域拓展延伸。各地举办的桃花节、葡萄节、豆腐节、徽菜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多彩。
  “全县15个乡镇区共兴建了73个市级以上特色农业示范园,实现了‘田园织成四时景,农业当作风景卖’转型升级目标。”长丰县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农业观光游客达1752万人次,旅游收入86.52亿元。
  “过去桃子拉到城里都卖不掉,现在家门口就卖光了”
  发展休闲农业,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我省农业乡镇多,农产品加工业欠发达,在一产基础上越过二产,发展三产,具有现实意义。
  在陶楼乡政府,记者遇到了乡党委书记方捷,刚刚散会的他马上还要去见客商。 “我们着重引进投资休闲农业的项目。”方捷告诉记者,陶楼农业加工企业少,如果强行发展二产,不仅基础薄弱,而且缺乏销路。而发挥合肥近郊的区位优势,直接挖掘一产蕴含的休闲旅游价值发展三产,是一条捷径。 “从合肥北二环开车到这里,只要四十分钟。 ”方捷介绍,春夏时节一到周末陶楼乡下全是合肥人,来了就要吃喝玩,乡亲就有收入。
  三产的兴盛还反过来拉动一产。在陶楼乡新丰社区,记者见到了阮永胜。黑黑瘦瘦的他貌不惊人,却是乡里最早栽桃树的人。他告诉记者,发展休闲旅游最大的好处是桃子不愁卖。几年前只种几亩的时候,不成气候,桃子下来就愁卖。现在一到收获季节天天有人来采摘,“过去桃子拉到城里卖不掉,现在坐家门口就卖光了。 ”
  “休闲农业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 ”省农委特产处负责人介绍。如宣城市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休闲农业与特色产业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全市七个县市区,有宣州、广德、宁国、绩溪、泾县、旌德六个县市区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石台县则立足生态,突出“高山、生态、负氧、富硒”特色,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组成部分,着力打造生态养生、回归自然休闲旅游,吸引许多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度假。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各类休闲农业企业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756家,营业收入619亿元,带动农户受益。
  “让更多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青山变金山”
  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因地制宜推动一产“三产化”
  今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省优质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会议强调要在挖掘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促进农民增收,一项重点内容就是“依托农村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
  为此,今年我省将重点引导各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等,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休闲农业旅游品牌,“让更多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青山变金山。”省农委特产处负责人表示。
  专家强调,一产“三产化”,必须立足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并尊重农民意愿,绝不能强行推动。同时政府要着重做好规划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重点要科学安排旅游‘卖点’,防止旺季太旺接待不了,淡季又没有游客。”长丰县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的产业布局,长丰实现春季有花、夏秋季有瓜果、冬季有草莓的布局。
  科学的规划还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公厕、住宿等设施往往层次较低,很难满足旅游休闲的需要。方捷介绍,桃花节刚刚举办的前几届,请来了客人却“坐不下”,停车场小、道路窄,甚至厕所也要排长队,吓跑了不少游客。 “结合‘三线三边’治理,今年乡里从3月8日起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就是要尽快拉长旅游业发展的‘短腿’,让客人吃住满意,玩得开心。 ”
  发展休闲农业的落脚点是农民增收。为此,要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健全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想办法扶持农民围绕主导产业创业,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
版权所有 ©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