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入梅,杨梅挂果。在临海市古城街道许墅村的弘宝杨梅采摘基地大棚内,果农已开始采摘。这里的杨梅上市早、品质好,全因步入“设施农业”智慧快车道。
早上9时30分,弘宝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天宝跟往常一样,到杨梅大棚内查看果子的长势。只见他掏出手机,打开应用软件,了解了大棚内的“环境数据”后,又进入“智能控制”界面点击了几下,棚顶立马传来棚布卷动的“沙沙”声。抬头一看,原先封闭的棚顶,正缓缓打开,露出湛蓝的天空。
王天宝介绍,这是合作社今年新引进的设备——智能恒温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可以精准采集大棚内的环境数据,进行智能预警;还设有通风、光照、水肥三个模块,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进行远程调节,保持棚内温度始终在25摄氏度到38摄氏度之间,同时也给杨梅罩上了一层“防雨、防虫、防尘”的人工屏障,果肉甜度高、水分多、口感好。
据了解,临海作为浙江主要杨梅生产基地之一,杨梅栽培面积达11万亩。近年来,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持下,果农们不断更新杨梅种植技术,加大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并创新尝试杨梅种植的智能大棚化。
“大棚杨梅的上市时间比普通露天的要早20天左右,市场上比较抢手,价格也卖得上去。”王天宝算了一笔账,大棚杨梅的售价相比露天杨梅高了两三倍,而且借助恒温控制系统,在人工费用上也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大棚内,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果实压弯枝头。“明年,我们准备扩大大棚种植面积,并增加自动喷灌系统,让棚内湿度也实现自动化精准调控。”看着满树杨梅,王天宝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