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我市的乌牛早茶已开采在即,目前已有几十亩零星开采,将于近日正式开采。我市乌牛早茶面积约有2万亩,以散户为主,占全市茶园的10%左右。此外本地大批量茶园预计在3月上、中旬开采,3月中、下旬将迎来采摘高峰期。
由于道路管控,致使采茶工难以组织,同时外地客商也无法到当地采购,各地要针对当前疫情严峻的形势和不利影响,着力做好应对准备,克服春茶产销不利局面。
一、存在问题
1、茶厂复工时间难以确定。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各地对企业复工审核较为严格,预计实际达到复工条件企业数量难以匹配生产能力。
2、采茶工供应不足。散户早茶以户内采摘为主,可控性大,大户采摘以当地居民为主,当前采工数量减少,村村隔离导致采工信息无法及时沟通,跨村采工无法供应。中、晚期茶叶加工企业采工以外省为主,在目前形势下采工难以保障。
3、销售难度大。我市早春茶80%以茶青流通,其中天台雷锋乡、三州乡、临海白水洋、河头、岭根等地均以大量来自武义、新昌、余杭的收购商收购为主,疫病防控隔离导致外地茶商无法进入,本地加工企业无法消化。早期成品茶也以新昌市场收购为主,物流不通畅严重影响销售。
4、采工管理困难。采茶过程中涉及到采茶工防护用品短缺、食宿管理难等环节,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存在疫情防控管理困难。
二、对策建议
1、及时做好茶厂设备维护与加工准备工作。及时组织各企业、大户提前整理好茶厂卫生,做好设备开机前的检修调试,力求做到茶厂通风透气、整洁有序,确保加工设施正常开机与良好运行。加强茶厂水源检查、采茶工具清洁与污染防控工作。
2、引导做好茶园清洁与肥培管理。引导做好茶园清理,杂草清除后集中处理、侧枝修剪、排除积水等工作。根据品种和当地采茶工情况,暂缓或减少使用催芽肥等补充性营养剂,保持自然生长状态,利于错开及延后采摘高峰。
3、组织做好采茶人员的对接与安全防护工作。及时根据疫情动态和地方控制人员流动规定要求,结合采茶劳力需求预估,提早做好外地采工对接安排工作,重点挖掘本地采茶人员潜力,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志愿者,成立采茶突击队,帮助茶农抢收茶青。确保采茶人员口罩、斗笠、雨衣、雨靴等必要防护用品准备到位,引导做好卫生间配足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
4、引导采取分区块错峰采摘。建议以村级、合作社为单位协助做好区块划分安排,尽量减少人员接触。疫情好转允许外地劳务人员流动后,引导做好每位采茶人员的健康情况和相关信息登记工作,做好分散住宿、测温消毒、安全就餐、分区块采摘等工作。
5、提倡委托加工、订单收购和错峰收购。企业、大户要发挥担当作用,带头承担散户加工需求。散户要自发开展茶叶炒制,尽可能就近消化茶鲜叶,提高干茶比例,及时贮存避开疫期损失。提倡多茶类加工,丰富产品结构,延长生产周期和产品贮存期,减少疫情期间带来的销售损失。如天台县雷峰乡确定浙江天台山茶业有限公司和天台云露茶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作为早茶代加工企业。
6、推广机采新模式。鉴于今年采茶工短缺问题突出的现状,为提高下树率、提高茶叶经济效益,可引导对备有采茶机的茶企与大户,扩大采茶机采摘比重,增加适制中档名优茶产品,以稳定和保障基本生产收益。
7、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产区内信息沟通,及时公开加工、市场、人工、冷库等信息,有序组织探索与销区茶商点对点对接联销模式,指导广大茶农茶企使用淘宝网、京东等线上交易和现代物流手段。
同时,及时关注天气信息,密切关注“倒春寒”的影响,做好倒春寒防护应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