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动态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产品中心 供求信息 农业论坛 展会信息 会员风采 联系协会
农业论坛您的位置:网站首页农业论坛行业信息信息内容
椒江:85后小夫妻扎根农村 变身养猪“追梦人”
椒江新闻网2019-03-25浏览:754

他们是夫妻,结婚12年;他们是85后,养猪10载。

1986年出生的张建象和孙小云,是三甲街道光辉村的一对普通夫妇,在距离城区8公里处,他们经营着一个自繁自产的养猪场,存栏482头猪,是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张建象夫妇凭借自身勤劳肯干的双手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扎根农村,自主创业,成功闯出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养猪,我们是认真的

每天早晨5、6点起床,先逛一遍猪圈,查看整体情况,再准备猪饲料、清扫猪粪便、消毒猪圈……这就是他们一天的开始,简单、忙碌而又单调。不过,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2008年,张建象和孙小云结婚后,思考再三,决定放弃高薪工作,着手创业。“可能许多年轻人对于工作的想法是去拼去闯,做一些体面的活儿,但是我们认为要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才是最重要的。”张建象告诉记者,此前,自己和妻子都是企业员工,周而复始的机械式工作模式,让两人感到疲惫,考虑到椒江农村畜牧业发展领域较为薄弱,为了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积极发挥人才作用,张建象夫妇成为了从农村回到农村去的“新农人”。

养殖工作一整日,身上会沾染臭味,偶尔一不留神,脚踩粪便都是常有发生的事。面对85后年轻小夫妻养猪,周围的亲朋好友也纷纷表示不理解。“每次我们一起出去,大家都不相信我们是养猪人,认为我们只是爱玩,没把心思真正放在养猪上。”但是孙小云却说,我们只是把良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苦和累扛在心里。

逢年过节,就是养猪场最繁忙时期。从早上5点到次日凌晨2点,基本没有休息时间,一旦遇上母猪大批量生产,工作更是无法停止,就连今年7岁的女儿也是一到假期就送回老家交由父母代管。孙小云说,虽然亏欠孩子,但是对待养猪工作,夫妻俩是毅然决然的。

经营,实现发家致富

2009年6月,椒江胖胖畜牧场正式创建成立。目前,共有生产圈舍3栋,员工3人,土猪428头,涵盖苏太猪、梅山猪等改良品种,主要供应椒江当地市场,外销玉环、三门等地。猪场交通便利,水、电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动物防疫条件良好。

在养猪场里,产仔区、育肥区等分布井井有条,沼气池、沉淀池等环保设施配备齐全。张建象夫妇把养猪场打理得井井有条。

“我们在这个行业的从业年龄相对比较年轻,也有着85后敢拼敢闯的精神……。”谈到刚入行时,张建象表示,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搭建第一栋厂房,购买115头种猪,共花费36万元。最初,由于缺乏科学养殖技术,经验少,又面临土地资金短缺等问题,张建象夫妇心里也颇感压力。

“以前根本不会养猪,猪生病了之后,药物也不知道该注射哪类。”张建象介绍,2007年流行猪的高热病,导致生猪大批量病死。同时,市场收购生猪最低价跌至4.65元/斤。一瞬间,张建象家中的100头猪销售滞后。据粗算,那一年除去人工费用他亏了大约6、7万元。

尽管亏损巨大,他也没想过放弃。随后,夫妇俩就通过网上教学视频、微信养殖群、手机APP等渠道刻苦钻研科学养猪知识,遇到棘手的问题,就向微信群里有经验的养猪大亨虚心请教。有时他甚至连续几个小时站在猪圈旁边,观察猪的生活习性。“那时候没想那么多,他想做,我就跟着他一起就是了。”访谈过程中,孙小云一脸幸福地看着张建象说,当初看上他,也是冲他那份执着的拼劲和一颗善良的心。

自2010年以来,生猪价格有了变化,猪价涨了,张建象一家人也乐开了花。“去年最高价格,生猪卖到11块一斤,要是按一头猪300斤计算,我们一头猪就可以卖到4000元。”几年时间,张建象通过养猪卖猪,不仅把之前亏的都补上了,还赚了几十万元。

未来,持续创造引领

从一名在企业车间日夜坚守岗位的普通员工,到在乡间圈舍和憨厚欢脱的猪仔打交道的农民,张建象回首10年的拼搏与收获,深切地感受到,人有时候要敢于大胆创造、克服困难,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下一步,我们还考虑引进欧美的欧式产床。”张建象表示,目前,场内还是延续土圈饲养方式,该方式可能发生母猪在喂养过程中,因为温度湿度难以把控,容易造成小猪腹泻等问题。而欧式产床一方面让母猪和小猪进行隔离,圈舍环境有保障,实现安全生产、安全喂养。

用心用情做好饲养工作,让猪肉品质达到最佳。张建象说,养猪之路虽然艰辛,却在其中收获良多。自己虽不奢望今后产业有多辉煌,但会努力让老百姓在餐桌上吃上新鲜健康的猪肉,确保城乡“菜篮子”食品来源安全, 助力城乡农业大力发展。

另外,记者了解到,椒江胖胖畜牧场自成立至今,已经有过多年生产经营活动,充分暴露出设施设备老化、管理制度无法进一步完善、场内治污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倡导发展生态型生态养殖场,我区相关部门通过多次实地考察,确定新建一套异地发酵设施,配套养殖场粪污水的日常处理,实现养殖场粪污水的零排放。

“养殖固然重要,但是环保更需高度重视。”张建象说,该项目是于2018年7月进行上报的,9月就完成了审核工作。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9.3万元,其中市级财政项目补助14万元。分别包括新建200平方米发酵床、一套翻耙设备、新购50公斤菌种、50吨垫料等。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完成仪器设备安装及试运行。

记者手记: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关键节点,统筹整合资源要素,改善农村整体环境,各级政府也推出许多优惠政策鼓励大众创业。这对85后的年轻夫妻始终敢于不断探索,以自身行为把家乡的农业做得有声有色,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发现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椒江农业的明天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0
版权所有 © 台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